查看原文
其他

最新盘点|全国两会语言文字类提案「关心语言,更是关心人类的命运」

热爱语言的 商务英语研究院
2024-09-09

热爱语言、关心语言的商英研究院

读完需要

24分钟

速读仅需 8 分钟

2024 全国两会

语言文字类提案盘点

2024 全国两会即将闭幕,人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今年都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语言文字类提案呢,在此带大家一起来盘点一下。

1


   

董洪川:大力培养构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重庆市委会副主委、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董洪川认为,话语体系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集中体现,深刻影响其主流意识形态的国际地位和国际话语权的强弱,人工智能时代的外语和国际传播人才仍然具有不可替代性。

董洪川建议,调整外语人才培养规格、口径与目标,实质性优化现有课程体系与结构,引入人工智能相关核心主干课程,推动教材智能化转型,提升现有外语人才智能化素养,同时面向未来 15 至 30 年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出台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新“国标”,强化外语人才智能化素养。

在外语教学方法、模式方面,董洪川建议,搭建智能化教学平台等,建设智能化外语教育教学基础资源库、数据库,研发智能化外语教育教学平台工具,建设以智能化平台支撑系统、智能化开放资源、智能化教学环境、智能化课堂教学模式、智能化评价管理技术“五位一体”的外语教育教学新体系,促进现有外语教学方法、模式、手段全面智能化提升。他还呼吁通过打造“一站式”智能化外语教育教学资源集成平台,形成定位清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智能化外语教学资源平台系统,促进人工智能技术资源与外语教育教学资源深度融合常态化,构建人机携手共筑的高质量、有温度的外语人才智能化教育新生态。

2


   

何毓灵:国家设立“华夏文字节” 弘扬汉字文化

为了弘扬中华文化,彰显中华文明的独特性,2019 年初,以王宇信为代表的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全体学会会员在安阳殷墟倡议设立“华夏文字节”,并举行了系列推动活动。从 2019 年开始,在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的支持下,以河南安阳为主会场,国内的洛阳等 25 座城市以及域外 7 个国家的不同城市以“甲骨文明”为文化主线,每年共同举办“华夏文字节”系列活动,影响深远。

为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推动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阳站副站长何毓灵建议:第一,国家层面设立“华夏文字节”,节日时间可定在每年 24 节气的谷雨时节。第二,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民政部等部委会同其他部委落实。

3


   

张博:治理损害文化经典权威性的网络信息内容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张博提交了《关于治理损害文化经典权威性的网络信息内容的提案》,聚焦近年来发生的一些热点事件,力主保护文化经典,倡导社会文化和谐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早在 2016 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就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因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对损害文化经典权威性的网络信息内容严加治理,更好地保护和传播文化经典。

3.1

   

建议国家网信办在《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第七条已列出的“不良信息”中,增加抹黑、恶搞、诋毁文化经典的网络信息内容,将其纳入立法规制范畴,为有关部门强化细化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提供指导和遵循,使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维护文化经典权威性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避免互联网有关信息内容的监管治理工作沦为对舆情个案的“救火式”被动处置。

3.2

   

建议国家网信办督促各级网信部门切实履行管理责任,指导各类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对损害文化经典权威性的信息采取严格的监查、防范和干预措施。责令其在接到相关投诉后迅速进行调查,及时删除抹黑、恶搞、诋毁文化经典的信息内容,否则对平台进行问责或追责处理。

3.3

   

建议文化部制定有关保护文化经典的规章,要求文化经典的管理、出版和传播部门建立健全与公众的沟通渠道,以便接纳正当、合理、建设性的批评意见,并使公众能够顺畅地了解文化经典的基本知识,获取专家的答疑反馈,分享个人的观点意见,为保护和传播文化经典建言献策。努力提升全社会自觉维护文化经典权威性的意识,有效抵御损害文化经典的不良信息。

4


   

张博:加强非遗档案开发利用,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外国留学生认识和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扇窗户,而非遗档案在留学生语言文化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张博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然而,据张博的调研和观察,目前在国际中文教学中,对非遗档案重要性的认识还不足,其开发利用还有很大空间。为此,她建议,要进一步加强非遗档案的开发与利用,提升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影响力。

一是深入研究非遗档案特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发现、调查、整理,是非遗档案保护传承的基础工作,真正意义上的开发利用要在研究的基础上加以开展和推进。就目前情况而言,进入汉语国际教育课程的非遗题材较少、涉及面小,尚未使之真正成为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即使教学中涉及非遗题材,但多停留在简单介绍层面,缺少对非遗及其档案内涵的解读和阐释。此外,留学生在认识了解非遗文化后,较少从文化交流、文明互鉴角度进行比较、思考和交流讨论。因此,要深入研究非遗档案在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特定涵义、地位、作用、意义、价值及其现代阐释。

二是继续发挥现代影视传播手段和数字化技术的作用,让非遗档案真正“活起来”“火起来”。从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到成功“出圈”的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再到网红东方非遗传承系列视频,这些科技范儿十足的传播手段能够生动再现非遗档案的视觉形象、人物、故事等,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呈现和全面解读具有极好的适用性,显示了前所未有的表现力、影响力和传播力,值得大力推广和广泛运用。

三是充分考虑国际受众实际需求,将非遗档案通俗化、多语种化。大量非遗原始档案均以文言文记录,外国人在阅读理解时存在较大障碍。要将各类非遗档案资料加以汇集整理,并进行文白译注、多语种翻译,方便更多留学生和外国学者,实现非遗档案价值的最大化,从而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

四是为留学生提供更多亲身接触非遗档案的机会,鼓励他们通过多种途径介绍和传播中华文化。据张博观察,实地考察类的语言文化实践活动广受留学生欢迎和喜爱。这是因为在实地考察中,各类型的非遗档案鲜活地、原汁原味地呈现在他们面前,远比文字介绍来得真实和深刻,可有效激发和调动其传播中华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


   

程萍:纠正不规范用字,建立互联网纠错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文康(临沂)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主任程萍拟提交《关于纠正不规范用字的建议》。程萍表示,在互联网普及应用的今天,纠正不规范用字、建立互联网纠错机制有诸多好处。

其一,维护法律法规权威性。法律法规是调整整个社会行为的规范,既固化了社会生活的秩序,也决定了社会文明的发展方向,法律法规文本理所当然地应当代表着最高的语言文字表达水准。法律法规存在错误用字不仅使相关条文存在歧义,不严谨的表述还会影响法律法规在人民群众心中的权威性,纠正法律法规中不规范用字,有助于维护法律法规权威性。

其二,有助于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随着我国数字文化繁荣发展,创作与发布门槛降低、内容校对时长缩短等,让不规范用字的概率有所增加,不规范用字随网络广泛传播,不仅会对未成年人的语言学习造成障碍,也不利于成年人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提升。因此,迫切需要一个互联网纠错机制,方便互联网不规范用字得到及时反馈、修改。

其三,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语言环境。部分网络不规范用字,是用户“刻意为之”,有的字口语化、个性化特征明显,有的故意使用谐音字,刻意使用不规范用字的行为也极有可能造成表达上的误解。文字是自我表达的载体,可以借其彰显个性,但如果越过合理界限,就可能走向反面。因此,迫切需要纠正网络刻意不规范用字现象,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语言环境。

6


   

周源:补齐优质中文语料数据短板 推动我国大模型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知乎创始人兼 CEO 周源提交了《关于补齐优质中文语料数据短板 推动我国大模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他建议,建立数据合规的监管机制和评估办法,加强数据安全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加快高质量中文数据集的开发与利用。

一是要规范数据标注标准。中文数据要素存在数据不完整、标注不一致、数据重复、数据更新等问题,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的数据标注方法,有助于加快数据要素的共享、流通与交易。

二是要加快探索数据要素交易模式。因缺乏合理的定价机制、明确的供需关系、成熟的商业模式,国产数据集市场影响力及普及度还存在较大差距。由政府引导或相关行业组织牵头构建有利于数据交易模式创新与合规的新秩序,有助于推动数据交易行业有序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是要加大政府主导的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当前,我国已开始全面部署和推行公共数据开放制度,但公共数据开放仍然存在数据开放利用不充分、不协同、不平衡、不可持续等问题,加快构建标准统一、布局合理、管理协同、安全可靠的公共大数据资源体系,有助于大模型训练数据质量提升。

7


   

徐旭东:建立更符合儿童特点的拼音教学模式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徐旭东将目光聚焦到汉语拼音这一基础教育的问题上来。他认为,要放慢小学一年级拼音教学节奏,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消化时间,更符合儿童的发展特点。

“公立幼儿园不教汉语拼音,而小学一年级汉语拼音只教一到一个半月,孩子难以跟上。这一问题普遍存在、反应强烈。”徐旭东委员观察发现,目前上公立幼儿园的孩子一般在入学前去私立幼儿园上“幼小衔接班”或者由家长提前教授汉语拼音,加上一年级期间投入大量课后时间,才能跟上一年级教学进度。这一问题反映出现行教学规划在某些方面与现实情况的脱节。

“快速完成拼音教学没有必要性。”他认为,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无论是语言能力发展,还是汉字认写,都不需要在一个半月内尽快学完汉语拼音。拼音作为一套注音符号系统,主要功能是在孩子们后来的查字和自学过程中发挥作用。与此同时,汉语拼音作为一项最基础、终身受益的知识技能,“一带而过”式的学习方式极容易出现基础不牢固等问题,无形中也增加了家长的教育压力和成本。

徐旭东委员建议,拼音教学可以分摊到一个学期甚至更长时间完成,与课文教学交叉进行、相互匹配,“慢工出细活”才能让广大儿童掌握更加扎实的拼音知识。

8


   

董希源:建议进一步净化、规范使用汉字书法字库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理事、福建省美协副主席董希源再次聚焦规范使用、书写汉字等相关问题。他在《关于进一步净化、规范使用汉字书法字库的建议的提案》中指出,目前,媒体、电子出版物中经常出现使用不规范的书法字体的情况,对标准化汉字普及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影响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在董希源委员收集的附件中,可以看到大量宣传海报、视频不规范书写或者错用汉字的情况。

董希源建议,有关部门要督促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清理各自平台字库中的字体,把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不规范汉字清除出字库;同时,有关部门带头组织书法名家、汉字专家开展检索工作,在字库中清理不规范汉字,推广使用具有中华传统美感的书法字体,率先倡导规范使用汉字的健康氛围;各省级区域督促本省卫视播出电影、电视剧等规范使用汉字,摒弃、杜绝不规范、不严肃的字体出现;相关部委举办宣传活动,呼吁全社会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推动当前汉字使用环境的规范化、标准化,推进汉字的净化发展;中国书法协会发出倡议,并组织书法名家成立“纠错组”,针对各大媒体开展“纠错”活动,为净化书法字库作出应有的贡献。

9


   

杨朝明:赓续中华文脉 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必修课”

“要立足长远,进一步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弘扬传统文化的工作做得更深、更实、更有成效。”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孔子研究院原院长杨朝明建议,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杨朝明在调研中发现,各地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还很不均衡,并存在与应试教育不相协调,价值教育、道德教育和心性教育内涵不足的情况,系统性的传统文化教育亟待开展。

杨朝明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统教育应当以“立德树人”的目标,培育传统美德、提高文化修养、增长思想智慧。

为此,他建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确立为必修课,制定各种有利于推动、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配套政策、措施,与整个学校教育有机融通。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以文化经典、文化常识等为主要内容,以理解中华文明、培育核心价值、弘扬中国精神、筑牢民族根基为教育中心。这还需要动员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为学生提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基地、体验基地、践行基地。

此次,他还提出关于赓续中华文脉、涵养文言文写作能力的建议。“涵养文言写作能力,会让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更加有血有肉,更富有时代气息,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杨朝明认为,中华文明之所以能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华民族有着稳定的、完整的文史记载系统。

他还建议,广泛宣传文言文的价值与意义,在传统节庆活动等倡导原创文言,营造雅言国风;设置网络文言空间,拓宽文言文写作呈现和交流的空间。在此基础上,组织国内外各院校、企事业单位优秀文言学者、教育工作者编撰文言文教材和教辅,并培养一批师资人才,开展文言文写作教育和培训。同时,文旅景区的勒石纪事上,可结合书法多撰写文言文,引导游客与研学者参与互动,提升阅读与写作兴趣,增强社会效用,让文旅融合,让文教发光。

10


   

刘宁:建议进一步完善古籍工作项目评价与人才奖励机制

2024 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典文献室主任刘宁提交提案,建议进一步完善古籍工作项目评价与人才奖励机制。

刘宁针对目前的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

她建议将“2021—2035 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重点出版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古籍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年度项目”等已有的古籍项目,设立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古籍委托项目”。其中将“2021—2035 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重点出版项目”,设立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古籍委托项目”;将“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古籍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年度项目”,设立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古籍委托项目”,让项目成果得到更好的科研评价。

“建议其他部委和各省已设立并运行良好的古籍项目,积极对接本部门、本级的社会科学重点或一般项目。”她表示。

评选国家级、省级古籍工作先进个人对古籍工作有重要意义。

她建议由牵头统筹古籍工作的部门组织评选“全国古籍工作先进个人”,针对古籍抢救保护、古籍整理研究、古籍编辑出版、古籍数字化智能化、古籍宣传推广与普及传播等各个领域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人才,每年评选一次,并将其确立为国家级人才称号;由各省的相关部门组织评选该省、自治区、直辖市“古籍工作先进个人”,将其确立为省级人才称号。对古籍先进个人进行社会宣传,扩大古籍工作的社会影响。

国家级、省级“古籍工作先进个人”评选,在评选古籍业务骨干的同时,以“古籍工作青年先进个人”称号评选古籍青年优秀人才,激励更多青年人才从事古籍工作。

她建议各部门完善各类古籍项目在项目评价和古籍人才奖励上的联动互通,一体推进全国古籍工作的国家和省部级人才称号计划。

11


   

蔡红星:民族地区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一体化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公共场所朝鲜语文字标识

全国人大代表,延边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蔡红星,今年带来了“民族地区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一体化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将国门大学纳入‘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规范公共场所朝鲜语文字标识”的三个建议。

蔡红星建议,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内部高质量衔接,建立统一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标准,构建大中小学各个学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教材、教学、评价、实践育人、师资队伍、保障一体化体系;构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区传播与学校教育的外部一体化联通;为民族地区学生提供更为个性化和有效的语言学习支持;建立健全符合民族地区教学特点的一体化监测与评价机制;合理利用智能技术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支撑作用,以此全面提高民族地区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

蔡红星建议,进一步完善中国朝鲜语文字规范标准体系,研究制定社会应用和信息化急需的中国朝鲜语基础规范标准;充分发挥高校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与企业、政府间的合作,加强信息技术在朝鲜语规范化中的创新应用;加强中国朝鲜语文字信息化建设,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朝鲜语人才,服务国家周边外交,维护国家安全。

12


   

丁建宁:尽快启动语言国情普查,摸清语言家底

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校长丁建宁带来的建议与语言国情有关,他建议尽快启动语言国情普查,摸清语言家底。

“语言国情是历史的、动态的,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语言国情,我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展语言国情普查是十分有必要的。”丁建宁说。

丁建宁表示,我国是多语多言的国家,濒危语言、弱势语言与国际通用语言、地区通用语言的不同发展方向和趋势令人关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国社会生活在语言实践方面呈现出语言需求多样化、语言生活智能化、语言意识多元化等特点和变化。

在调研的过程中,他发现目前我国启动语言国情调查具备一定的可行性。首先,语言学界积累了丰富的语言调查经验,取得了大量的语言调查成果。其次,近年来国家语委、民委培养了一大批年富力强、区域分布均衡的语言学中青年学者,这是语言普查的人才保障。语言智能和语言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语言普查的科学实施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

对此,丁建宁建议尽快启动语言国情普查。一方面在国家经济普查、人口普查等专项普查中增加语言国情调查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适时启动语言国情专项调查,即语言普查。由国家语委牵头组织学界、政界和业界专业人士形成语言普查的基本方案、实施计划等指导性文件,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组织实施全国范围内的语言国情普查。

丁建宁表示,还可以在条件成熟后分阶段推进专项语言国情普查工作。例如,语言教育普查、语言经济普查、语言产业普查、国民语言能力普查、跨境语言普查等。“语言文字很重要,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历史文化传承、经济社会发展,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也十分重要。希望能够通过语言国情普查,尽快摸清语言家底。”

13


   

库尔班·尼亚孜:让更多群众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小白兔,白又白, 两只耳朵竖起来…… ”全国人大代表、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校长库尔班·尼亚孜在新疆代表团全体会议前,向其他代表展示了一段教学视频。视频中,他正在教授少数民族群众国家通用语言,大家听得认真、学得认真。

21 年前,库尔班·尼亚孜拿出家里的全部积蓄,在家乡办了一所小学,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21 年来,他坚持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为一批批孩子搭建起一座看见更广阔世界的桥梁。如今,他又运用多年的教学经验,大力推进青壮年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训示范工作。

“要想让群众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我在调研中发现,很多人不愿意学、不愿意说,其实是缺乏自信、有恐惧心理,他们担心说不好、说不对。”库尔班·尼亚孜说,只有从实际出发,把学习融入日常生活中,才能让更多群众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需要系统总结过往的工作经验,也要跟上时代步伐,跟上技术的发展,综合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不断探寻更加高效、更接地气、更有针对性的方法路径。”

2023 年,库尔班·尼亚孜与新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合作开发了智能学习软件,让更多的人通过手机就能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库尔班·尼亚孜介绍,软件采用“线下集中培训+线上学习和训练+寓教于乐”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目前全疆已有 90 万名农牧民下载注册。

在库尔班·尼亚孜的积极对接下,先后有 400 余名新疆大学学生到基层为农牧民开展线上、线下集中培训。除此之外,他还在温宿县依希来木其乡开设了农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班,多次到新疆各地开展宣讲活动,增强群众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

“去年全国两会,我的提案是希望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支持力度,加大对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的支持力度。建议提出后,国家相关部门及时跟我对接,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答复。今年全国两会,我围绕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出建议。”库尔班·尼亚孜说,书同文、语同音、人同心,要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14


   

黄花春:建议将书法课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

作为第十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高级中学副校长,黄花春在 2024 年两会期间将目光聚焦在学生书法课程上。她建议,应将书法课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以更有力的举措加强中小学书法教学工作,切实提高中小学生书写能力,重视书法教学师资不足等问题。

对话(摘编)

经济观察网:如果将书法课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需要在哪些细节上进一步完善?

黄花春:一是建议教育部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及《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出台的基础上,尽快研究出台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的补充文件,以更有力的举措加强中小学书法教学工作,切实提高中小学生书写能力。把书法课纳入必修课程,并明确其课程标准。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书法教材,并统一规范教材及内容,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实际,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二是建议重视书法教学师资不足问题。建议有条件的师范院校增设书法教育专业培养指标,为书法教师师资补充做好顶层设计和有力保障。同时加强书法教师师资培训,提高书法教师的专业水平,确保教学质量。

三是加强书法课程的过程管理和宣传。在课程设置上,合理安排书法课时,避免给学生造成额外负担。开展丰富多彩的书法文化活动,如书法比赛、书法作品展览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家校合作,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书法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书法教学,如开发书法教学软件,增加教学互动性和趣味性。

只有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真正重视书法教育,把书法教育真正摆在中小学课程当中,把书法考试分数计入升学总分数中,才能使书法教育全面走进中小学。只有书法教育全面走进中小学,才能为我国的优秀书法艺术传承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15


   

杨贤金:大力培养海外本土中文教师

目前,全球已有 85 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国际中文教育已拥有广泛而坚实的基础。一些发展中国家中文学习需求持续增长,中文学习者低龄化趋势明显,全球中文学习需求将快速增长。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指出,目前关于海外本土中文教师的培养还存在不足:一是对海外本土中文师资培养的支持严重不足;二是精准培养“双语双文化”本土师资的路径不畅通;三是中文的语言产业价值尚未形成产业界和社会各界的共识;四是对讲好中国故事的话语体系和传播规律研究不够。

今年两会,杨贤金就培养海外本土中文教师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持续加强国际中文教育顶层设计和理论研究,成立国际中文教育教师发展研究院。研究院负责统筹全国乃至海外国际中文教育一系列工作。

第二,加强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加大相关经费投入力度及政策倾斜。增加国际中文教育硕博层次专业授权点,扩大培养院校规模,多层级多渠道设立国际中文教育相关奖学金,充分调动海外中文学习者积极性。

第三,鼓励中文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建设数字化共享学习平台,支持中外高校或合作单位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联合培养国际中文教育硕士,开展远程教学、虚拟教研,共建共享教学资源,设计灵活培养模式,提高本土师资数量和质量。

第四,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充分利用企业行业资源,鼓励校企合作,服务“中文+职业教育”,服务“中文+未来技术”,培养海内外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和高水平复合型师资。

16


   

马萧林:传承弘扬殷墟甲骨文 打造中华文化新地标响力

“几天前,备受瞩目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世界从此又多了一个瞭望商文明的重要窗口,3000 多年前的商代生活图景变得可触可感。”2024 年 3 月 3 日,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透过殷墟博物馆,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商代繁盛的城市文明、完善的礼乐文明、生动的文字文明,以及高度发展的手工业。

距今 3300 多年的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是上溯中华文明起源的原点和基石。自 1928 年开始的殷墟发掘,让甲骨文中记载的“大邑商”面貌愈发清晰。

“甲骨文是殷墟考古发现的‘重中之重’,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 1000 年。中华文明的记录从甲骨文开始至现代汉字一脉相承,甲骨文也成为见证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标识。”马萧林说。

今年的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动甲骨文保护整理、文创开发,将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为中华文化新地标、中原文旅新名片。在马萧林看来,传承弘扬殷墟甲骨文,打造中华文化新地标,关键在于加快构建保护利用体系,全面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更好地让甲骨文“活”起来。

首先,要夯实基础,完善甲骨文研究阐释体系。整合集中研究力量,建立国家级或多省联合的甲骨文研究中心,深入推动考古学、历史学、文字学等跨学科协同研究,围绕殷商文明历史研究、甲骨文字识别解读、甲骨文时代价值阐释等重点课题,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提升甲骨文研究阐释水平,提炼甲骨文蕴含的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其次,深挖内涵,构筑甲骨文展览展示体系。依托河南博物院、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博物馆等场馆资源,策划推出一批重要展览,创新展览展示手段,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解读展示甲骨文研究成果和中国文字起源发展进程。

此外,坚持守正创新,打造甲骨文转化利用体系。策划殷墟古都之旅、文字起源之旅等特色主题游径和文旅产品,推动甲骨文融入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将甲骨文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以“文化创意+甲骨文”的方式,开发更多爆款、网红文创产品,让甲骨文更具时代亲和力和文化生命力。

“同时,还要推进跨界融合,建立甲骨文传承传播体系。”马萧林说,加快筹建开放共享的甲骨文项目库、数据库等资源平台,加强全媒体、数字化传播。组织编写甲骨文教材和普及读物,开发甲骨文普及课程,推动甲骨文进教材、进校园。借助“大河文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等文化交流项目,拓展甲骨文对外传播渠道,提升甲骨文的国际影响力、传播力。

17


   

沈铁梅:保护方言文化,促进地方戏曲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剧协副主席、重庆市文联主席、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沈铁梅带来了《关于保护方言文化,促进地方戏曲发展》的建议。“当前,随着普通话推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方言的传承面临危机,地方戏曲作为方言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观众群体逐渐萎缩,年轻人对其兴趣不高。”沈铁梅表示,这不仅影响了地方戏曲的传承,也使得地方文化的多样性受到影响。因此保护方言文化,促进地方戏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她建议:

一是加强方言的传承保护工作。相关职能部门尤其是文化主管部门及语委应牵头加强对方言的保护,形成长效规范和有益机制,广泛宣传传承保护方言的重要性。

二是加强对青少年方言和地方戏曲教学。在幼儿园和中小学校中定期开展方言和地方戏曲培训,增强青少年对本土文化的感受。通过地方戏进校园、举办地方戏曲的比赛、展览等形式提高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三是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播本土文化。充分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线上直播等现代传播手段,扩大地方戏曲艺术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制作高质量的地方戏曲节目和视频,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播,让更多人以便捷的方式接触方言和了解地方戏曲艺术,从而激发公众对地方戏曲的热爱。

四是建立方言和地方戏曲保护机制。提倡各地政府给予政策和财政支持。建立方言数据库和地方戏曲档案,对现有的方言和地方戏曲作品进行收集和保存,鼓励多语言、多方言、多文化的文学艺术创作,避免文化遗失。

18


   

安庭:建议出台药品说明书“大字版”“简化版”国家标准

全国政协委员、希肯国际文化集团董事长安庭带来了“药品说明书全面启用‘大字版’‘简化版’”的提案,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出台药品说明书“大字版”“简化版”的国家标准,为老年人、视力残疾人提供更符合他们阅读习惯和需求的药品说明书,确保用药安全。

出台统一国家标准。“由于标准不明确,相关药品厂家出于生产成本收益比的考量,自然会将字号越压缩越小,试图在尽量小尺寸的纸张内塞进去更多信息。”对此,安庭建议,有关部门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相关要求,尽快出台药品说明书“大字版”“简化版”的国家标准。

完整版以电子版形式呈现。从当前的药品说明书来看,文字小、专业术语多是困扰用药患者的最大难题。对此,安庭建议,药品说明书的完整版可以通过电子版方式,提供给专业人士阅读。同时,针对普通用药人,应提供纸质大字版、简化版的药品说明书。并以醒目的字体字号说明药品信息,尤其是药品用量、药品成分等重要内容,确保用药人看得清、看得懂。而在“简化版”说明书的药量描述上,安庭认为,药品说明书应直接给出适用于本产品形态的用药单位。如多少片、多少包、多少颗等等,不应使用例如克、毫克等难以换算的用药单位给予说明。

鼓励推出语音、盲文等辅助说明形态。在相关法规已出台、社会逐步推进无障碍改革的背景之下,安庭进一步建议,针对老年人和视力残疾人士等群体,应鼓励药品说明书提供语音、视频、盲文等形态,给予说明补充。举例来看,药品说明书可以配上二维码,让用药人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获得药品的正确用法,提升用药安全性。

本文内容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语言服务,来源为汉字文明、中国语情,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所刊载内容仅供学术交流、职业发展参考使用,不作为任何商业用途。文章或资料的原文版权归原作者或原版权人所有,我们尊重版权保护。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谢谢!


Thanks for being with us.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相关阅读

王立非教授总主编 | 据说99%的商英er都不知道自己的教材这么厉害,确定不来一看?

聚焦两会 | 建议增加一年制硕士,您怎么看?

行业·新象 | AI赋能数字新外贸 商务外语助力卖全球

S刊速递 | 英语作为通用语针对促进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

张卫国 | 论语言的经济效应:理论、经验与启示

胡春雨 李雨欣 卢春梅 | 商务英语通用语交际中道歉言语行为的语料库语用学研究

王立非 任杰 | 商务英语研究新领域: 国外财务叙事话语研究现状分析

王立非 任杰丨企业投融资话语叙事传播框架构建与分析

文献悦读 | 促进学科知识共建与商务语言运用的有效性及其能产型模式探究:基于「技术支持的内容与语言整合性学习」项目的实证研究

文献悦读 | 基于语料库的中美企业财务语篇可读性对比分析

文献悦读 | 商务英语隐喻语块特征与技术性的相关性研究

文献悦读 | 国内商务英语课程中问题导向学习法的使用

文献悦读 | 国内商务英语课程中模拟教学法的使用

文献悦读 | 商务邮件中短语结构的使用:商务英语学习者与职场专业人士的比较分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商务英语研究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